我院召开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
——坚持质量强校特色兴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新学期,我院召开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围绕“工学一体,德技双优”的人才培养目标,重点讨论如何从加快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构筑规范运作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素质教育进课堂、开创继续教育新模式等方面坚持内涵发展、提高我院教育教学质量。
一、加快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
一体化课程开发和建设是我院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我院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2012年9月,我院专门成立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课题小组,制定了课改工作进度表。近一年时间里,我院四系一部及中德学院的IHK机电一体化、汽车检测(含维修)、模具设计等9个课题组切实结合扬州地区产业现状,通过走访、调研行业企业,基本确定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业方向、需要掌握的知识平台及一体化典型工作任务的提取和开发。
“一体化课程要求以真实工作任务为驱动,以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如对数控技术专业进行一体化课程开发,我们首先要进行行业调研,并结合市场需要和我院实际,明确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该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随后由项目负责人牵头梳理完成调研材料,并提交专家委员会审核。审核通过后,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要求,我们将重新制定教学大纲。这一步骤与过去单纯学习某一课程截然不同,主要本着够用、实用的原则,将与工作任务相关的课程内容,比如数控原理、数控编程、数控加工、数控编程等多门课程的全部内容重新排列组合,只提取出完成任务实际所需的理论知识,并依此制订教学大纲。大纲制订后就开始明确工作环节、分解工作任务,由项目负责人提交项目设计给专家委员会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就进入到实施阶段,并在实践过程中对项目持续改进完善,最终形成项目成果。”机械工程系办公室主任仲小敏向记者仔细解释了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的流程步骤。
院长张颖超要求大家在工作过程中做到四个比较:“一要与学院过去相比较,发现以往存在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总结成功经验,以获得更大进步;二要与我院其他系部相比较,到各系部考察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提高;三要与兄弟院校相比较,立足校内放眼校外,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推动我院跨越式发展;四要与国外同类学校相比较,了解最先进的职教理念,结合实际大胆创新,推进理念的‘本土化’改造。”
院党委书记徐祥华指出:“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是我院特色办学的重要举措之一,要将‘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和以‘行动导向、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融入到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之中,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
二、构筑规范运作机制
质量强校、特色兴校需要有规范的运作机制。公开课、技能竞赛月等活动的开展早已规范化制度化,以赛促教、以赛促技的思想也在全院上下形成共识。仅上半年,教务处就牵头组织了四次全院性的公开课,并于课后组织各系部认真研讨交流、总结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全国交通教育系统院校师生技能竞赛,我院交通工程系杨国峰、陈付康和徐征杨等三名老师及王金宝同学还获得了2013年度“全国交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此外,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院通过成立专家督导组、同行切磋和学生对教师进行测评等形式,完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信息工程系还率先提出领导干部听课制度,要求系领导、各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科带头人,每周随机抽查到堂听课,并填写听课记录表,及时反馈听课意见和建议。这一做法极大保障了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使学校领导、教学管理部门能够及时了解“教”与“学”的基本情况,发现问题、查找差距、总结先进经验,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为提升我院教科研实力,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教务处还制定了一系列奖励办法,积极组织各级各类教科研成果申报评选活动,通过以奖促研、以研促教,促进我院教科研活动的深入开展,提升教师的教研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院专门成立了人才工作指导培养委员会,确立了以青年教师培养为重点,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推动全院教育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整体目标。具体做法有:
培养“双师型”教师、“双优型”教师。我院与德国德累斯顿大学合作办学以来,始终坚持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作为合作办学的重要工作之一。“双优型”教师既要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要能指导技能训练。对“双优型”教师的要求,则是要求教师既具备优秀教师的基本素质,又符合优秀班主任或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能力。同时我院也十分重视对骨干教师的培养,鼓励骨干教师继续学习深造,提高个人技术和知识水平。
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这是我院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一种创新模式。结合我院实际,我院近期将在各系建立校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聘请校教授级高级讲师、省专业带头人或学科带头人,重点培养专业带头人和一体化教师,指导引领各项工作开展。通过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设,充分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典型引路、高端带动的重要作用,打造我院师资软实力。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组织我院教师集中学习职业道德规范、开展评选“师德标兵”、师德征文活动和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加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以良好的言行去影响和教育学生,切实提高我院育人质量。
四、推进素质教育进课堂
十八大提出了“立德树人教育观”,同时为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基础上,我院着手研究构建职业素养教育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落实“德技双优”的人才培养目标。
为了配合素质教育教学,我院专门改造了教室,建立起“素质教育体验室”,并将所有的素质课安排在学习体验室授课。同时按照教学要求,初步形成了“树型”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管理库,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通过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情境激励法、活动教学法等10余种教学方法的不断变换、交替使用,让学生在行动体验中接受知识的熏陶和能力的培养,给我院的教学质量提升、特色项目兴校增添了新的动力。
五、开创继续教育新模式
为了服务地方经济、满足企业对在职员工的技能要求,办校初期开始,我院就为地方企业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项目。继续教育中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对扬州技师而言,质量是我院的生命,特色是我院教育发展的助推器,只有坚持内涵发展紧抓教育教学质量,以质量强校、凭特色兴校,培养出更多“工学一体,德技双优”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才能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附件下载:暂无下载地址
相关文章
- 03-06扬州市职业大学来我院调研“双元制”办学经验
- 01-18深化合作谱新篇——党委书记苏爱根带队应邀参加中国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40周年系列活动
- 07-15我院承办的全省技工院校优秀学生暑期研学活动在高淳顺利启动
- 03-01喜报:热烈祝贺江苏省扬州技师学院国赛受省通报表扬
- 04-04我校组织开展清明祭扫革命烈士陵园活动
- 02-21机关第二党总支召开专题会议学习上级重要会议精神
- 12-31江苏省扬州技师学院二O二三年新年贺词
- 12-31喜报:热烈祝贺我校在第二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中喜获佳绩
- 12-07我校举行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模拟考察整改工作推进会
- 12-07警钟长鸣筑防线,永葆廉洁守初心——校纪委组织党员干部参观扬州警示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