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快讯 >> 管理工程学院 >> 管理工程学院学子探秘大运河

管理工程学院学子探秘大运河

发布时间:2024-05-19 浏览次数:928次 【字体:

5·18国际博物馆日这一特殊的日子里,管理工程学院精心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育活动。百名学子在学校的组织下,怀着对中华文化的无限敬仰和好奇,前往扬州市大运河博物馆,聆听了一场主题为《“河”以载道 水润中华越千年》的专题讲座,深入了解运河申遗的历程与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翰将作视频致辞,“运河三老”之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主任、《中国大运河申遗文本》主要撰稿人之一赵云也将带来精彩主题演讲,带大家回溯源头,追索运河之光,领略运河伟力。

此次活动不仅是学生们学习运河文化、领略中华文明魅力的难得机会,更是学院结合思政、党政教育,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的重要举措。通过现场聆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翰的视频致辞,以及“运河三老”之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主任、《中国大运河申遗文本》主要撰稿人之一赵云的精彩演讲,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回溯到千年之前,追索运河之光,领略运河伟力。

夏泽翰主任在视频致辞中强调了运河作为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性,以及保护和传承运河文化的时代意义。他鼓励学生们要珍惜这一宝贵资源,深入学习和传承运河文化,为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这封信880个字,当时郑孝燮先生90岁,罗哲文先生82岁,我61岁。朱炳仁在《一封信与大运河申遗》主题演讲中回顾了2005年三人如何给京杭大运河沿线18个城市市长发出《关于加快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的信》。这封信推动了大运河申遗的步伐,三人也因此被称为运河三老。活动现场,朱炳仁展示了这封呼吁信的修改手稿。他说:对比草稿和定稿,可以清楚地看到罗老、郑老对国家和中华文化的拳拳之心,体现了他们治学求知的谦逊,对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殚精竭虑。

朱炳仁大师以其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学生们讲述了大运河申遗的艰辛历程和背后的故事。他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激发了他们传承和弘扬运河文化的热情。

“20年来围绕大运河开展的认知、申遗、保护、管理工作,仿佛21世纪以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事业的缩影。”赵云在《大运河三部曲:大沟通,大遗产,大保护》演讲中表示,我国对于大运河的认识有一个过程。

赵云主任详细介绍了大运河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和申遗意义。她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让学生们了解到运河申遗成功不仅是对中华民族文化成就的认可,更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她希望学生们能够深刻认识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为传承和弘扬运河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活动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响应和高度评价。他们纷纷表示,通过聆听讲座和参观博物馆,他们对运河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也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和信心。

管理工程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思政教育和党政宣传工作,引导学生们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同时,学院也将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活动,为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活动现场


附件下载:暂无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