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部开展产教融合视域下非遗进校园路径探索——听经典的曲,做有根的人
3月22日下午,基础部邀请了广陵琴派古琴艺术非遗传承人青年古琴演奏家程嘉丽老师、广陵琴派古琴制作非遗传承人陈伟老师走进校园,普及古琴知识,推介扬州非遗文化。该活动利用主题班会课时间在基础部班主任向丽老师的22现代中技(数控)班的3411教室举办,由陈涛老师主持。
从文化角度看——古琴是世界级非遗传承项目,广陵琴派是中国重要琴派之一,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程嘉丽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古琴的历史、古琴的款式、古琴的流派和发展、减字谱与古琴指法等;陈伟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古琴的传说与历史故事、考古学中出土的古琴、古琴的各种款式及制作等。两位老师在现场为同学们弹奏古琴名曲《广陵散》、《高山》、《流水》等。
从产业角度看——琴筝产业是扬州地域性特色产业,扬州是全国琴筝主产地,年产量约70万台,年销售量约占全国琴筝总销售量的70-80%,目前相关从业人员约2.5万人。
我们学生在校期间了解扬州文化,可以把扬州古琴产业带回原籍,不仅推介了扬州文化,也可以成为兴趣爱好,甚至可以成立当地的琴行。
从产教融合角度看——企业与高校互动、联动还有待加强,扬州琴筝产量巨大,但行业与高校联动少,古琴生产跟古琴理论文化研究严重脱节。
从学生毕业就业形势看,与行业企业合作,在专业课基础上增加非遗课程,将有利于拓宽毕业生的就业面。这也符合教育部开展校企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的初衷。学校目前还缺少古琴文化进校园的课程,需通过探索,优化相关课程设置,在古琴文化等非遗课程设置更强调弹琴、斫琴的技艺性、劳动性,强化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
非遗项目有很多,如何在现有的教育体系框架下把非遗引进校园,基础部已经开始探索,古琴只是开始,让学生听经典的曲,做有根的人。
广陵琴派古琴制作非遗传承人陈伟老师现场讲授
广陵琴派古琴艺术非遗传承人程嘉丽老师现场讲授
学生现场体验古琴弹奏
附件下载:暂无下载地址
相关文章
- 05-26“春日心生 · 向阳同行”5.25 心理游园会圆满举办
- 05-265.25 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春日心生·向阳同行”心理游园会精彩回顾
- 05-26省技工院校素质教育中心教研组数学学科组教研活动在我院成功举办
- 05-24学院多部门联合开展党性廉政教育,厚植廉洁文化根基
- 05-22学院举办职教高考咨询,扬城三校助力志愿填报
- 05-202025年学院心理健康主题知识竞赛圆满举办
- 05-14基础部成功开展2025年春学期主题团日活动
- 05-14基础部开展母亲节特别活动——以“拥抱感恩的心”手势舞传递浓浓爱意
- 05-14基础部开展“让心灵洒满阳光”系列主题活动
- 05-01基础部开展家访活动,共筑家校育人同心圆